便民查询工具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三种教相

佛学大辞典
三种教相

词:

三种教相

解释:

(一)又作教相三意。乃法华经与法华以前诸经在教相上之三种差别。即:(一)根性融不融相,即五时八教之判教。法华以前之四时(华严时、阿含时、方等时、般若时),乃以化仪与化法之四教教化根性未熟之二乘、三乘、五乘等。其化法四教中虽有圆教,然仅有法开会(谓一切教法皆为相同一致者),而无人开会(谓泯除三乘之别,人人皆可成佛)。法华所教化者则为根性纯熟之一佛乘之机,能化之教亦具有法开会与人开会,为纯圆独妙之开显圆。(二)化道始终不始终相,余教当机益物,不说如来引权归实施化之意。法华则明佛设教之元始,巧为众生作顿、渐、不定、显密等种子,中间以顿渐五味调伏长养而成熟之,又以顿渐五味而度脱之,具有种、熟、脱三益。(三)师弟远近不远近相,众经皆谓佛于菩提树下成道时,实智始满,将施权智,二乘弟子不得入实智,亦不能施权智。法华则言佛坐菩提树下之前,早已成道,已满权实二智,且弟子已入实智甚久,亦先解权智而行之,故道树之前,师与弟子权实长远。三种教相中,智顗多用第一判,荆溪湛然、日僧最澄多用第二判,日本日莲宗之祖日莲多用第三判。[法华玄义卷一上、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上]

(二)即南地诸家通用之顿、渐、不定等三种教相。(一)顿教,华严为化菩萨,如日照高山,故称为顿教。(二)渐教,又分有相、无相二教。三藏教(小乘教)为化小乘,先教以‘半字’教,称为有相教;释尊成道十二年后为大乘说五时般若乃至常住,称为无相教。有相、无相俱为渐教。(三)不定教,如胜鬘、光明等经,非顿非渐,阐明佛性常住,故称为偏方不定教。[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、法华玄义卷十上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