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百克工具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佛学大辞典

词:

解释:

(一)梵语a^rya,巴利语ariya。于日常的、世俗的价值上,其性质与‘俗’乃相异而对称。以宗教行事而言,例如中止日常行事之断食、安息日等,亦称为圣。

西元前十三世纪末,自西北印度入侵,占据五河地方之白种人自称为雅利安(梵A^rya),而将被征服之黑种民族视为非雅利安(梵Ana^rya)。西元前一千年顷,雅利安人自旁遮普(Pan~ja^b,即五河地方)逐渐向东迁移,占领了阎牟那河、恒河中游等肥沃地区,称之为中国(梵Madhyades/a),或圣地(梵A^rya^varta)。雅利安文化逐渐兴隆,社会制度确立后,视被征服之先住民为奴隶(梵s/u^dra,首陀罗),而自称为婆罗门(梵bra^hman!a,司祭者)。此外另有刹帝利(梵ks!atriya,王族、武士)、吠舍(梵vais/ya,庶民、农工商民)等阶级。四阶级中,以司掌祭祀之婆罗门为最高阶级,故知此种‘圣’之观念乃与特权阶级相结合。

然西元前六世纪,为印度文化之大转型期,‘圣’之观念亦因而开放。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之时,摩羯陀国勃兴于东方边域。此类新兴之国,王族权力大增,工商业发达,工商阶级富裕,逐渐掌握社会上之经济实权。其时,亦产生一群否定婆罗门阶级之新兴思想家,即沙门(梵s/raman!a),其中最具代表性者为释尊。释尊主张打破四姓阶级。无论任何阶级,一旦加入教团,皆成为平等之释子;且不以家世、身分、财产为圣,而以正道为圣。探求正道,或实践正道者,皆称为圣。故释尊之出家求道,又称圣求(巴ariya-pariyesa)。八正道,又称八圣道(巴ariya-magga);四谛,又称四圣谛(巴ariya-sacca,圣的真理)。此外,另有圣智(巴ariya-pan~n~a^)、圣解脱(巴ariya-vimutti)、圣戒(巴ariya-si^la)、圣声闻(巴ariya-sa^vaka,圣弟子)等冠以圣字之词。‘圣’字,本意味雅利安民族之高贵血统,佛教采用之后,其意义因而大大转变。

(二)学德殊胜者之美称。(参阅‘圣人’557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