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:
解释:
环布于热河承德市避暑山庄(即清朝热河行宫),东面与北面之西藏佛教寺庙总称,因位于山庄之外,故称外八庙。另有八庙位于山庄之内,则称内八庙。自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至乾隆四十五年(1780)间,陆续兴建完成。包括八所主要寺院,即:(一)溥仁寺,位于离宫东方一点七公里,康熙五十二年,蒙古诸王为庆祝皇帝六十圣寿而建,置有汉、满、蒙三种文字之寺额,及康熙、干隆诸帝御书、诗句等。(二)溥善寺,位于溥仁寺后方百步之遥,与溥仁寺同时兴建,规模亦大同小异。(三)普宁寺,位于离宫东北二点八公里之狮子沟,因乾隆二十年初,平准噶尔,为安
定民心,乃仿西藏桑耶寺之制而建,规模雄伟,内藏丰富之御笔碑文。(四)安远庙,又称伊犁庙,位于离宫东北山麓,乾隆二十九年仿新疆伊犁之固尔扎庙修建,内藏刻以满、汉、蒙、藏四种文字之御制诗碑,殿壁四周绘有佛国源流等壁画,佛号亦以四种文字书写。(五)普佑寺,位于离宫东北三点五公里之处,系乾隆二十五年敕建,佛像全仿西藏式,为诸寺中最幽静之名刹。(六)普乐寺,位于离宫东北一点二公里之地,乾隆三十一年,为新归附之都尔伯特、左右哈萨克、东西布鲁特等而建,令彼等有一瞻仰神佛之地,其本尊为高约二十三公尺之大佛,故又称大佛寺。(七)普陀宗乘庙,位于离宫东北零点六公里之地,乾隆三十五年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法式建造,故又称布达拉庙,与须弥福寿庙并为特种建筑物,以备达赖、班禅入
觐之用。(八)须弥福寿庙,位于普陀宗乘庙之西,乾隆四十五年为帝七旬庆寿,为嘉奖第三世班禅喇嘛额尔德尼自后藏入觐而筑,其形制仿日喀则之札什伦布寺,构造雄伟。以上诸庙之建筑形式、塑像、壁画等,皆融汇藏、蒙、汉等种族之艺术风格。
此外,另有以殊像寺代溥善寺之说,殊像寺位于普陀宗乘庙之西,乾隆三十九年敕令仿五台山香山寺而建,以满洲民族之信仰为中心。又当时外八庙年年有极盛大之庙会,诸帝亦常于此地款宴内外诸使节、塞外王侯与蒙藏宗教领袖等;造成承德空前之繁荣,而逐渐发展为地方行政中心,也为我塞北文化史上写下辉煌之一页。惜自清朝中叶以降,内忧外患接踵而至,诸庙已日渐荒芜。[大清实录、热河志、东华全录、Markham:NarrativeoftheMissionofGeorgeBogletoTibet,London1879;W.W.Rockhil:TheDalaiLamasofLhasaandtheirrelationswiththeManchuEmperorsof
China1644~1908,Leyden1910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