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箜篌
词:
箜篌
解释:
梵语vi^n!a^,巴利语同。为一种古代弦乐器。又作空侯、空古、江胡。佛典中,如法华经分别功德品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○○、北本涅槃经卷十一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、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、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、大乘集菩萨学论卷六等均载有此乐器名,又如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四载,菩萨由于少食之故,脊骨羸屈犹如箜篌。印度阿摩罗婆提大塔(梵Amara^vati^)栏楯之浮雕中,即有手抱箜篌弹奏之伎女像,敦煌千佛洞之绘画中亦出现箜篌之图像。
据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中徐广所作之注释谓,武帝时,乐人侯调始造箜篌。隋书音乐志第十则谓箜篌乃西域所出,非华夏固有之乐器;流行于西凉、龟玆、天竺、疏勒、安国、高丽等地之箜篌,分为竖箜篌、卧箜篌、凤首箜篌等。希麟音义卷九亦谓箜篌本胡乐。又竖箜篌体曲面长,通常为二十三弦,亦有二十二、二十四、二十五弦等,置于怀中两手齐奏。卧箜篌则为七弦,形如琵琶。凤首箜篌之形如卧箜篌,而饰以凤首。[慧琳音义卷十、卷二十六、卷二十七、希麟音义卷一、卷二、卷六、渊鉴类函卷一八九、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第一一五、当麻曼荼罗搜玄疏卷七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