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民查询工具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阿育王寺

佛学大辞典
阿育王寺

词:

阿育王寺

解释:

(一)梵名As/oka^ra^ma。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鸡园寺。因其为阿育王所建,故南传佛教称之为阿育王寺。[岛史第七章]

(二)位于浙江鄞县东阿育王山上。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载,西晋武帝太康二年(281,一说三年,或泰始元年),有并州离石人,名刘萨诃者,于昏

迷中,梦一胡僧,告以其罪当入地狱,宜往会稽顶礼阿育王塔等,以忏悔诸罪。苏醒后即出家,改名慧达。乃往会稽鄮县寻塔,惟遍寻不获而悲痛烦闷。某夜,忽闻地下有钟声传来,历时三日而有宝塔及舍利涌出。该塔非金玉铜铁,亦非石土。呈紫乌色,其刻镂异乎寻常,四面刻有萨埵王子变、舍眼变、出脑变、救鸽变等四种。塔上无露盘,中有悬钟。慧达即于该地建精舍供奉该塔,并精勤礼忏。此为阿育王山舍利殿之由来。

东晋安帝义熙元年(405),敕造塔、亭,及禅室,并命众僧住持守护。刘宋元嘉二年(425),道祐奉敕修补该寺并增建浮屠三级。梁武帝普通三年(522),诏建殿堂房廊,赐额‘阿育王寺’,其后,历受简文帝、陈宣帝、唐中宗、宣宗、懿宗、后周世宗等之敬仰。该寺原系律院,宋真宗时,赐额‘广利禅寺’,遂成十方禅刹。英宗时,大觉怀琏住之,大扬宗风,后经宗杲、介谌、德光、师范等师之经营,临济道场一时兴盛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重修,改名‘育王禅寺’,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位。今存舍利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等。舍利

殿之前茔壁中,嵌有宸奎阁碑、妙喜泉铭、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等。此外,瓜州、青州、河东蒲阪、并州等亦有同名之寺。[梁高僧传卷十三、法苑珠林卷三十一、释氏稽古略卷四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九七九]